歡迎分享

離開仁敦岡書室,便沿路折返鄧氏宗祠,再經修築樓角,加上月門,使其帶有古意的坑尾村公厠,約5分鐘步程便來到覲廷書室。惟未看文物,門前卻有同屬古董級數的汽車。至於有關車型和年份,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,真的是「被考起了」。

相對於仁敦岡書室,1870年落成的覲廷書室可說是「新貴」了。由於鄧氏一族愈來愈富有,加上仁敦岡書室已不敷應用,便在屏山一帶興建更多書室,包括覲廷書室,並隨着讀書的子弟愈來愈多,更在書室旁邊加建清暑軒,以招待老師入住。

此外,有別仁敦岡書室的三進式,覲廷書室只有兩進,前進大門橫匾是工藝講究的石雕凸字,而對聯則是十分工整的「崇山毓秀,德澤流芳」八個大字。後進為正廳,橫樑上掛有「崇德堂」橫匾,而後方則是供奉歷代祖先靈位的神樓。

不論是前進、後進、中庭,還是兩旁的耳室,覲廷書室的裝潢均十分講究,當中的斗拱、屏板、壁畫、屋脊裝飾、檐板和灰塑等,均較仁敦岡書室精美,勝於二公祠,可與宗祠相比。此外,英國藉不平等修約租借新界遇到鄉民反抗,曾於1899年4月駐兵覲廷書室,以鎮壓當時抗英的村民。

Views: 32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