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肚子雖然餓着,但來到氹仔歷史館前,還是決定先進館看展才再找吃。由大門進館,首先看到牆上掛着澳門文化遺產AT001號的牌匾,與醫靈廟和觀音廟的MT類別有何差異,則網上無從得知。

進館後按職員指示,往右到史前文明開端展室,看看距今6000多年,在黑沙遺址發現澳門地區最早人類活動的環玦,如石錛、網墜、礪石等器物的證據,以及路環史前岩畫的介紹。

來到另一端的玻璃步道,腳下是早期氹仔村,由上下兩層石結構和橙褐式夯土構成的建築歷史遺迹,以及其代表性的轆轤軸承,而牆邊則展示發掘出來的石環、環玦、石瑛粗坯、石琢等玉石裝飾或資訊。

接着沿紅地氈樓梯上二樓,展館分為四個展室,其中一個展室以路環天后古廟、氹仔天后宮和嘉模聖母堂,分別介紹澳門路環地區的中西方節慶文化,同時展出相關的神祀、聖像和祭品等。

「海島市政廳」展室還原前海島市政廳大樓會議室的環境,紅背木椅在柚木地板上,既莊重又顯眼。此外,展品亦包括如同治三年的廣東通志影印本上,已標示路氹古稱和地貌形勢。

其他展室展品還包括早年氹仔公共汽車的圖片、昔日的農具和蝦醬石磨、1972年11月23日發出往返澳門與路環兩地,可用60次的乘車證、法利水上飛機模型,以及路環九澳村觀音廟瓦當、勾頭和滴水等路氹昔日的民生用品和建築材料。

Views: 109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