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64年9月12日晚上,當時駐港的英軍第99軍團,有士兵闖進荷里活道馬來人宿舍尋仇,除有人受傷外,更有人在醫院裏死去,其後香港警察帶走打人的17名馬來人,送往在中央警署集體看管。
翌日在警察封鎖的肇事現場,有30-40名士兵再度尋仇,部分人並帶有槍械,再次闖進宿舍毆打住客,導致6名馬來人受傷。雖然派守現場的50名警察並没有佩槍。但期間有人開槍,一名士兵倒地死去,而碼頭站崗的一名警員亦告失踪,地上留下帽子與一灘血迹,其後才發現他的屍體。
9月14日晚上,太平山區繼續有激烈打鬥,有不少有色人種接連在無識別下被襲擊。殖民當局派出40名軍隊人員阻止事件繼續惡化,而警察總監要求港督限制99團的土兵逗留在軍管内,並於9月15日遷離香港,搬到九龍,
蘇載玓博士表示,英國吞佔香港,旨在作為其亞洲地區內的商業、軍事與政治據點,因此駐有軍隊。初期人數約5,000人,及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,英法聯軍人數高達5-6萬人,並將原先只希望租借,最終割讓的九龍半島上興建軍營和醫院,令香港作為英國後勤基地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。然而,由於時任港督羅便臣於1863年反對向英國繳付20%,約2萬英鎊的殖民地區的軍事費用(1890年增至4萬英鎊),加上《北京條約》簽訂後,英國陸軍部想把整個九龍半島用作軍事用途,亦遭港督羅便臣反對,希望為當時屬中產階級,未能居於港島半山的歐籍人士提供居住用地。最後,軍部只能取得九龍半島多個最佳位置,包括現時的九龍公園、九龍塘、槍會山等地點建立軍營,反映殖民當局與駐守英軍關係並不融洽。
蘇博士指出,1864年的軍警衝突事件中,共有7人死亡,包括2名英軍、1名警察和4名馬來西亞人。期間,不單可以看到香港警察盡忠職守,同時足證當時英軍的「目無法紀」,以及普遍出現「軍紀鬆馳」的情況。
前警司何明新補充,在英治時期,英軍可隨時離開軍營出外飲酒作樂,甚至於1983年,一名醉酒英軍,手持半自動來福槍,由香港邊境口岸駕着軍用吉普車到港島,在灣仔地區向跟隨的警車開槍後,再經海底隧道到當時的啟德國際機場脅持人質,擾攘多時至酒醒才投降。
Views: 1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