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數十年乘着前往內蒙旅遊之便,在北京停留期間曾參觀軍事博物館,當時已對展出,屬於「真實」而非「道具」的武器和軍用物資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。隨着國家現代化的落實,不同領域的取得的驚人發展,軍事實力上已不能說是「番一倍」,而是踏入「騰飛躍進」里程。





下午1215時才離開清華大學,較軍事博物館預約的時間已晚了15分鐘,不作他想,立即打車前去,車資24元。經35分鐘車程抵達,經核對證件和預約碼,通過安檢後,終於重臨非一樣的「舊地」,諾大的廣場遊人如鰂,宏偉的主樓國旗飄揚,與腦海中固有的「畫面」有點不一樣。



或許是冬季,北京城內外的湖水早已結冰,因此廣場中央的大型噴水池只是一個「乾池」。左邊的一組大型雕塑,展示解放軍與農村群眾的和諧笑臉,而較遠一點,則有一艘20世紀60年代國家自行設計的024型導彈快艇,縱使能力和排水量與今天的055「大驅」難以相比,卻是國家邁向「深藍」的「首航」之一。





來到高達近10米的大門前,兩側潔白的「解放軍」立像,予人保家衛國,剛毅不屈之感。旁邊構圖鮮明的巨型海報,則展示着博物館展覽中,位處三層東廳的「抗美援朝戰爭館」,以及三層北廳「人民軍隊革命軍事藝術陳列」資訊。
Views: 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