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上午0950時在香港大學站A2出口,乘電梯到5樓大學平台集合後,隨工作人員來到梁銶琚樓101號教室聽課,是個人首次在港大校園內學習的體驗。課程內容分別為二級歷史建築的松林炮台遺址,以及校園內多座逾百年歷史的建築物。

對於位處龍虎山行山徑的松林炮台,可說是頗為熟悉,孩子還小的時候便已經常前來,甚至乎在當時樹木還未長高的情況下,坐於炮台基石上看日落,豈料十多年過去,昔日的小樹已成茂密森林,同時將大片汪洋隱藏起來,再難以一睹夕陽西沉,霞光輝映的美景。

校園建築方面,如由麼地爵士捐建、利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,於1910年動工,1912年3月11日落成啟用,以紅磚及麻石建成,屬愛德華式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本部大樓;同屬愛德華時期,卻擁有中央白色圓頂的孔慶熒樓;以及1956 年 1 月易名為「陸佑堂」的大禮堂,以紀念陸佑於1915年協助大學應付經濟危機等多座舊大樓的介紹。

接着是離開課室,經中山階來到荷花池,在國父孫中山先生銅像前,認識兩者的淵源和關係,尤以饒宗頤教授以「扶林薿薿,上庠奕奕,我之有知,根基是植」的十六字譯文,將孫中山先生於1923年2月20日在港大大禮堂上的英文內容中,「香港與香港大學乃我知識之誕生之地」,以扶林(薄扶林道)和上庠(古代大學之稱謂)的薿薿和奕交比喻港大的茂盛,既簡且貼題,今人難及。餐後再到月明泉、美術博物館、徐展堂樓、本部大樓、陸佑堂和孔慶熒樓繞行一圈,加深對港大古建築的了解。

Views: 8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