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若非導賞員課堂的導修安排,完全不曉得香港有一間既非牟利,只屬民間性質,卻以推廣中國及香港藝術為宗旨的「一新美術館」。離開精品繁多的香港藝術館,吃過午飯來到觀塘的「一新」,便如從金碧輝煌的帝皇宮廷,來到山水清秀的江南大院,感觀雖不同卻各擅勝長。

不說不知,「一新」 自2015年開始營運,不足十年已先後舉辦不同專題展覽,出版刊物和文化講座近二百之數。我們不單有幸在遷館前親臨,見證「一新」邁向新里程,更可聆聽總監楊春棠教授的「講古」,獲益匪淺。

楊教授從事博物館工作多年,曾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,現為包括康文署在內多間公私營機構的博物館顧問。此時身穿黑色唐裝絨褸,頂戴格仔紋鴨舌帽,圍上中式吉祥紋飾的頸巾,個子並不高大的楊教授,在近百名出席者前,由「博古」、「偽古」、「擬古」、「託古」、「好古」來論「古」,氣定神閒,字字珠璣,非一般講座可比矣!

楊教授指出,宋四大書院,即江西盧山白鹿洞書院,湖南長沙嶽麓書院,河南登封嵩陽書院,河南商邱應天書院均是傳揚中國文化,培育士子之地。其時宋人藏書買賣風氣發達,並將「書」形容為財富,並「偽古」商周陶器以謀利,反映當時已有「古董」市場。時至今天,由宋雕板印刷的古籍,在古董交易市場中佔有重要的一環。

元代國祚雖只有99年,卻設有秘書監,保存了很多漢人的作品。及至明代,時任兵部右侍的范欽主持建造的寧波「天一閣」,收藏了大量珍貴的圖書,保存了中國藝術精神。至清乾隆期間,下旨皇家藏書閣的構建需類似「天一閣」。此外,明朝276年國運中,由於帝王權臣有贈送寶物作獎賞之風,導致文物買賣興旺。但隨着社會經濟環境轉變,文物買賣活動亦有起落高低。

學富五車的楊教授,毋須「提紙」,如數家珍的笑談間,詳細講述明代士大夫李日華於1616年(萬曆44年),就當時商人販賣古董排名的著作,生動有趣。位處首名的是晉書法,接着是(2)宋前繪畫、(3)隋唐書法、(4)宋人書法,尤以宋徽宗的秀金體書法、(5)元代繪畫、反映當時的書法價值高於繪畫,(6)遼金繪畫、(7)南宋繪畫(南宋日漸大幅的畫作開始受到重視,不似北宋的小品形式)、(8)明代繪畫、(9)明代書法、(10)明人信扎,包括私人信件,惹來一室詫異的目光、(11)古銅、(12)古玉,反映當時玉器在文物買賣中排名較後,當時的人並不着重工藝製作,也不以歷史為中心,只看重文物的藝術價值。

接着下來是(13)唐墨硯、(14)古琴、(15)古版本、(16)奇石,例如太湖石和靈琴石、(17)盆景、(18)花木、(19)陶瓷製的香薰、(20)海外奇珍,如珊瑚、翡翠、琥珀、玳瑁、(21)茶酒、(22)山珍海味、(23)瓷器。但若在今天,全球各地博物館珍藏之物,有不少是明期間的精製瓷器,在當時只是敬陪末席而已。

講座結束前,楊教授預告新館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幕,並向出席者贈書,可隨意挑選入口旁邊兩張大枱上的著作。臨別前在館內遊走一周,除保留「舊館」點滴回憶外,同時對展出的作品,尤以「藝發基金」贊助的殘疾人士藝術作品展,約140幅畫作及約60件手工藝品予以支持和鼓勵。

Views: 19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