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橫過大港橋,晚上約七時來到蓬萊岸對面的駁二藝術特區,早已過了場館的參觀時間。然而晚上的裝置藝術霓虹燈光,並不遜於駁二電影院、微型燈塔或趣緻扭抳的尿尿小童牆畫。

一直以來,駁二都是存放魚粉和糖的港口大型倉庫。但隨着時間轉移,倉庫角色日漸淘汰,幸經活化後,賦予這座歷史建築新生命,成為多家的文青小店。或許遊人不多,入夜後未見如商店街的繁華景象,大部人都集中在海岸一帶拍照打卡。

時間的巨輪不會停轉,駁二蓬萊倉庫群和高雄哈瑪星台灣鐵道館的工作人員在下班時間後,仍留在接待處等候遊人。因此橫過如香港西鐵路線般,行駛列車與一般車輛行車道並行的捷運西子灣站後,便只前往大義倉庫群,首先在貨櫃堆疊而成的駁二塔前拍照。

接着經過多組裝置藝術,包括在燈影下呈現堆堆疊疊,以立體隱含主題思想的大型畫柱,接着是栩栩如生的玩手機雕塑,然後是一座十分親切,與50+傳承標誌類似的大型圖案、一座如廟宇的綠色建構物,以及船底朝天的餐館後,也到了離開找吃的時間了。

Views: 151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