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1030時來到東涌站集合,一行約50人,浩浩蕩蕩乘旅遊巴士,前往昂坪市集,參觀集歷史,文化,教育,旅遊,娛樂,五大元素於一身的「中國王朝風雲館之三國風雲」。是次活動除獲得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(文聯)的邀請外,並由風雲館監製,金牌編劇家黎文卓先生親自陪同講解,讓參與者對場館的五大展區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


《三國演義》筆下的魏之曹操、蜀之劉備、吳之孫權等家傳戶曉的人物和故事均已耳熟能詳。於正午1200時拍攝大合照後,隨即進入「三國風雲」館,並透過資訊動感牆介紹包括地域分佈、主要州城和重點經濟,讓大家對三國的歷史有基本概念。其中提到的人口(兵力)比較,魏之450萬(60萬)、蜀之100萬(12萬),以及吳之230萬(23萬),合計起來竟與今日只有丁點兒地方,卻有700多萬人口的香港相若,令人十分詫異。



此外,大型沉浸式影片《三國風雲》,透過270度的大熒幕,將整個「三國」歷史濃縮起來外,還有虛擬攻城遊戲。據黎先生介紹,全長約10分鐘的影片,各軍臣將帥的動漫造型,均是由來自主理內地大型節目的天津團隊製作,可說是場館展區的「重中之重」。至於即將落成的「赤壁館」,更是以5D科技,「還原」赤壁火焰滔天,萬箭齊發的震撼戰爭場景,毋疑讓人萬分期待。



相對「視覺刺激」的「三國風雲」館後,接着下來的「蜀道行」便顯得十分安全。在燈光、布置和動態LED屏幕構建下的「木棧道」十分平穩,沒有車馬軍事裝備的我們輕易「穿過」。



來到互動劇場,除展出的「三國武將兵器」圖外,並透過「動畫」介紹三國兵器的特點,其中「真人版」的呂布與趙子龍「爭勝」的劇場,更需觀眾「擊鼓」支持,頗為有趣。



在「三國智趣天地」館,不單「科技版」的關公,以及穿著戰袍和戰馬十分吸睛外,附有測量儀器的兵器青龍偃月刀更是參觀者「必試」的項目。據黎先生指出,場館營運至今的「提刀」最高紀錄為「127公斤」,有待「大力士」打破。



最後是「奇謀妙計諸葛亮」館,鐳射為弦,泛着綠光的科技古琴,映照在臉上難免有點鬼異,故相信娓娓的琴音實難以智退司馬懿的20萬大軍。至於旁邊的「科技」孔明天燈,不單附有各種祝福語,亦不用擔心引起火災,更是「拍照打卡」的好地方。
Views: 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