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自開展「都市農夫」計劃後,進進出出「農地」已成日常工作。過去習慣「早北上,午歸來」的周末日難免受到影響。正如今日,在農地待至午後,才能「偷空」北上吃晚餐。

下午約1700時在大埔乘B8路巴士前往蓮塘。或許由於已近黃昏,乘客雖多,但仍未擠滿車廂,而車程竟與粉嶺出發的B7多花數分鐘而已,於下午1745時已完成通關手續,在蓮塘口岸公車站乘巴士到黃貝嶺找吃。

選擇黃貝嶺,原以「譚牛記」鮮切小黃牛自助火鍋為目標。豈料不單排隊等位人多,更甚者出現類似珠海「後來先上」的情況,已取號離開者不知凡幾,完全不是櫃面人員所稱只需等候三張枱的「門面話」,隨即離店。

幸而黃貝嶺食肆眾多,「此處不留吃,自有好吃處」,便來到馬路對面,透着玻璃已看到大大的鐵鍋,以及「煙霧繚繞」,空氣中滿載「香味」的鄭記興隆屯鐵鍋炖。事實上,未曾嚐過這種來自東北地區的名菜,難免心動。

進店後點了一個招牌笨雞鍋(168元)。首先上桌的特色拍黃瓜不單味道一流,更是開胃菜。接着上鍋下雞,再來了一團「黃泥」,根本不知怎樣吃法。幸而有服務員協助,開火燒鍋,待雞件煮熱後,便將「黃泥」拍到鍋邊,待熱力將「黃泥」脹起,成為貼玉米餅。

味道方面,笨雞鍋味道十分濃郁,初吃甚是滋味。然而時間一久,鍋汁變稠後變得較鹹,需多喝水。至於貼玉米餅,起鍋時軟軟綿綿,質感甚佳。然而米餅較饅頭還要淡味,「齋吃」不宜,沾上鍋汁較佳,但亦非個人所喜。

20250222_50+黃貝嶺大鐵鍋之鄭記興隆屯鐵鍋炖短片

今昔文章:

20231223_50+澳珠肇遊第一天之不會再去的凌家味生蚝雞火鍋

Views: 4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