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今午以「助教」身份,參與香港導賞員學會藝術導賞員專業證書活動,到訪一新美術館參觀,並十分榮幸獲劉鳳霞總監擔任「導賞員」,不單將美術館遷址後首個展覽展出的中國古代器物,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,。

尤記得去年(2024年)3月9日以「學員」身份參觀觀塘「一新」舊址,聆聽前總監楊春棠教授的「講古」。現今楊總監雖已仙逝,惟其「博古」、「偽古」、「擬古」、「託古」、「好古」來論「古」的音容尤在,黑框眼鏡後的笑臉將銘記於心。

對於遷館後的一新,可用「取目一新」來形容。除地下增設咖啡館和小商店外,就是「展廳」更顯個性,一「白」一「紅」清晰明確。由樓梯上來,中間小展櫃是三把「如意」,前方則是黎志文先生闡述是次以「溢彩穹蒼」為展覽主題的意義,並帶出「幻變星空,剎那光輝;美玉良石,璀璨永恆」的十六個字,作為展品的概述。

來到右側的「白」展廳,本地藝術家黃約翰(翰癡)的多幅回應是次「溢彩穹蒼」展覽的畫作,在劉總監口述下更顯活潑靈動。至於「太平有象」、「鹿鶴同春」、「和合二仙」、「如意」和「芝仙祝壽」等中國傳統「寓意吉祥」玉石器物,則為欣賞「寶物」留下了引人的「伏筆」。

「寶物」,首先是佩飾,由清十八世紀「白玉灑金松鼠葡萄子孫萬代墜」說起,其中松鼠和葡萄等都是象徵「多子」的瑞物,而雕琢為棗子和花生的瑪瑙早生貴子墜,將棗(早)和花生(子)的含意表露無遺,足證昔日婦女面對「生兒育女,繼承香火」的壓力是何等巨大。

左側的「紅」展廳,展品以較大型的玉器為主,不少更是清乾隆的珍藏。其中白玉御製芙蓉桂花詩文杯,清乾隆便題上御詩以顯其對杯至喜愛。同屬清乾隆珍藏的「珊瑚隨影貴妃醉酒」,劉總監直言不單用料特別,在特定角度下更可看到器物的「醉酒」斜度卻不倒之工匠鬼斧之技。至於寓意「馬上封侯」、「輩輩封侯」、「代代封侯」,以及全館最年青,於民國初年製造的展品,以及120件展品中,唯一非源自穹蒼天然材質的器物,便留待參觀者自行發掘了。

今昔文章:

20240309_50+導賞之一新美術館

Views: 18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