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離開1號展廳「原道徐累藝術展」,接着來到對面「黑土濃情,一剪萬像」,以「民間藝術暨百年方正剪紙藝術展」為主題的3號展廳,其剪紙造型,紅彤彤的拱形正門十分吸睛。

「剪紙藝術」,即紙上剪刻的各款花紋圖案,至今已有千百年歷史,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三年後更成為聯合國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的一份子。

展品中有近百年歷史,姜氏的花草和動物和旁邊的楊氏《放豬娃》,均是充滿童真之情;倪秀梅《盛世如意》,仿如藏族宗教文化的「唐卡」,雖沒有神祇,卻極具吉祥歡慶的色彩;而任延青《八仙過海》,船首吹笛的韓湘子、手持巴蕉扇坦胸露腹的漢鍾離、沒有毛驢的張果老;懷抱玉板的曹國舅、舉起荷葉的何仙姑、拿着花籃的藍采和、寶劍掛背的呂洞賓、船尾以龍頭拐仗划船的鐵拐李,以及楊雲《吉祥圖案》、陳紅霞《黔之驢》和郭艷萍《民族故事紅樓人物》作品,造型動能均是栩栩如生,足證剪紙藝人技術的高超。

金色為背,充滿粗獷、豪放和熱情的方正剪紙藝術,構成黑土文化的風格特徵,其中倪秀梅《曬大醬》和「攤煎餅」,女工手中的紅色「大醬」和「煎餅」,或在風中「搖曳生姿」,又或「大如枱面」,均滿載鄉土民俗生活的美;林艷波四幅《打山果》,收成的歡欣躍然紙上;離場前的垂掛藝術裝置,同為「打卡」拍照必然之地。

今昔文章:

20250524_50+香港文化博物館行之藏域梵珍

20240811_50+深圳圖書館北館行之深圳美術館

20240811_50+深圳圖書館北館行之深圳美術館書間夢蠂

20240811_50+深圳圖書館北館行之深圳美術館方楚維的藝術世界

Views: 61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