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早0715時起床,梳洗過後到Hotel Lang Hoose的「餐廳」進食早餐。或許時間尚早,未見其他住客,枱上只有麵包、牛油和果醬,而三合一咖啡包則放在熱水壼和多士爐旁,可說是全自助方式。






匆匆吃過簡單的「早餐」,隨即離開前往相距不遠的「姓氏橋」,第一個目的地是相距最新的「姓李橋」。清晨的氣溫不高,碧晴的藍天雲薄風輕,走在路上十分舒適。



「未見橋,先見寺」,在「姓李橋」入口前方是充滿石雕工藝的「金鞍山寺」。寺廟的建築風格隱含中國傳統寺廟特色,卻非常見的一進三間格局。門前柱上的石龍,以及山牆的石刻畫均十分精美,惟內堂十分簡潔,佔地不大,中央供奉着「保生大帝」,而牆壁上則掛滿類似羅漢,但名為元帥和仙姑的塑像。



離開「金鞍山寺」,再往前走便是「姓李橋」。據木橋前的展板介紹,「姓李橋」的祖先來自中國貧困鄉村,初到檳城居於觀音亭後的「舢板巷」,以苦力為生。於上世紀六十年代,由於興建渡輪碼頭,故將「姓李橋」遷至現址,並開始從事接送船員的生意。



過去的歷史反映「姓氏橋」居民生活的艱辛,然而來到今天早已事過境遷,在澄澈的水面上,節日氛圍的燈籠高掛,一條伸延海中的小木橋,迎着朝陽東昇,卻有着不一樣的吸引力,促使手機的拍照按鍵未有一刻可以停下來。



20250623_50+縱橫遊檳城行第三天之姓李橋
Views: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