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過朝元宮的「富氣」,便是「姓周橋」(Chew Jetty)的入口。雖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於2008年將喬治市的「姓氏橋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但對於一般遊客來說,往往只識「姓周橋」而忽略了其他「姓氏橋」。






據網上資料顯示,早在檳城仍是小漁村時期,已有漁民為了方便在這裏搭建房屋居住。原本共有9座的姓氏橋是以宗親聚居而成,包括泉州同安縣鑾美社的姓王橋、同安縣後村莊的姓林橋、同安縣兌山村的姓李橋,餘下還有姓楊橋,以及長達500米,姓氏橋中最長的姓陳橋和來自不同姓氏的雜姓橋。至於姓郭橋和平安橋則已拆除。






至於建於19世紀中,源自同安縣杏林社的姓周橋,則是姓氏橋中最大,共有75戶人家居住。現時,除十分商業化的店鋪和食店外,姓周橋旁的細長木橋不單成為「網紅」打卡點,橋底的紅色小廟也是龍友「追拍」的對象。但若要選擇,個人更喜歡遊客較少,商業味不濃的「姓李橋」,其「海中孤懸」的拍照感覺更有特色。






Views: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