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上午0925時離開屬片鱗岩的扁平洞穴,繼續朝東面的虹橋擁翠前行,沿途是一片由先鋒樹種,有助改善貧瘠缺水荒山土壤的馬尾松,以及闊葉樹的木荷構築的常綠針闊混交林,以及踏進丹霞東部群峰的「綠海丹山」的峰林景觀。

「峰林」,顧名思義是「如樹林一樣的山峰群」,而「綠海丹山」的群峰中,計有望夫石、紫玉屏、穿窿岩、天柱石、火燒石、獨秀峰、飛來峰和大石岩等,其中以一枝獨秀的蠟燭石最容易辨認,至於建在峰頂的金城寨,若非按圖細看,根本難以在綠叢中看到那一點「黑」的建築物。

越過海螺峰與寶珠峰之間,長約四百米巨石的虹橋擁翠,不多久便來到建於明末,窗欞几石皆為石置,並有清康熙「雪岩」,以及乾隆「縱目」的摩崖石刻的雪岩寺舊地。

縱然雪岩寺與旁邊的石乳泉均已列為「受保護地方」,惟眼前所見,夾雜灰白色圓斑的紅砂岩的材質雖十分特別,但整體結構,特別是山牆均已顯得十分破舊,加上寺內「家徒四壁」,以及神枱上放置着毫不相配的數個新觀音和佛像,總是給人不倫不類的感覺。至於寺頂岩石中打鑿的「石吊環」,卻垂着一根白線,作用不明,而牆角則放有相信是神枱前方的牌匾,但卻已殘破,未知日後會否修復。幸而石乳泉的「狀況」尚可,惟若不加強保護,隨着時間過去亦難免受損。

Views: 20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