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珠寶博物館的入口位處金展珠寶廣場的三樓(出口在四樓),持有內地身份證可「掃碼」登記進館,而港澳台旅客則需在服務枱填寫資料。經過閘機,首先是一條「暗黑」行人道,兩旁營做的「燈影」,指引遊人的目光,投向遠方沙泥下埋藏不同礦石的模型。除進門通道外,整間「珠博」都是「暗暗的」,讓展出的「石頭」或「珍寶」更顯突出。






珠博的第一個展廳名為「自然之寶」,顧名思義就是「天然寶物」。自己為何稱「石頭」?皆因若非博物館標示,在山中河裏縱然遇上,地質知識貧乏的我,必然視為一般石頭無異。






然而,除知悉鑽石(金鋼石)是世界上已知最硬的物質外,其他剛玉家族,硬度僅次於鑽石的紅寶石、藍寶石;綠柱石家族最名貴,世人稱為「綠色寶石之王」的祖母綠,還有摩根石、海藍寶石;方解石家族的菱錳礦、石英家族的水晶等。






其他「石頭」還包括尖晶石、托帕石(黃玉)、碧璽(電氣石)、葡萄石、石榴石、硅孔雀石、橄欖石等。至於各款有機寶石,如琥珀、珊瑚、珍珠、螢石,以及擁有「白如凝脂、綠若翡翠、黃如蒸栗、赤如雞冠、黑如純漆」美譽的和田玉(軟玉)、「一百零八色」,以「水頭」(透明度)為價值高低的翡翠,外表看來毫不起眼,具有典型特殊光澤效應的歐泊和展現玻璃光澤的青金石等,琳瑯滿目,讓人看得眼花繚亂,卻是讚嘆不已。
Views: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