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前中區警署建築群,現稱大館的活化項目工程歷時十載,過程中起起伏伏,才有今天包含多元化歷史、藝術及生活享受的文化地標。在論壇上,大館文物事務主管鍾妙芬以「大館解鎖」為題,闡述當中的不平凡歷程。

1857年興建的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,隨時間推移,現已成為不同規格的展演場地,提供別具文化色彩的消閒體驗。為確保大館修復過程順暢,以及日後維持良好管理,管方制定適時的保育管理方案(CMP),務求將古蹟文化遺產和意義得以保存至將來。

在大館的角度來看,保育和活化首要是其中的意義和價值。19世紀建成,因應炎熱天氣而設的迴廊和百葉窗,以及採用本地花崗岩石材的中西結合建築群,已具本身特有的建築價值。

鍾指出,這座百年歷史古蹟見證香港的發展,是我們和後代的無價遺產。為此在保育工作上,須保持文物建築的完整性和原真性,並評估建築元素和結構狀況予以識別修復需要。例如將B倉完好保留下來確保完真性外,卻把E倉活化再利用成為社區的資產。

為賦予大館的新意義,延續本身的價值,大館修建賽馬會立方和藝方兩幢新樓,並舉辦不同的國際交流、專業交流、當代藝術展覽、以及透過數碼科技投影技術舉行「綻放大館」活動,既創新又融入社區。

Views: 9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