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,承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曹勁的話題,以「粵港澳大灣區文物建築跨地域協作」為重點,說明區內9個城市+2個特別行政區,一脈相承、同源同體的先天性,以及互補不足和協同效應的後天條件,成為宜居、宜業、宜遊的優質生活圈。
蔣指出,香港歷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,而古物諮詢委員會於1976年成立,並根據《古物及古蹟條例》羅列法定古蹟132項,為1198幢歷史建築評級,並提出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」,在26項活化計劃中有5項,包括灣仔藍屋和中環大館深受國際社會認同而獲頒獎項。
《關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》是大灣區跨地域協作的重要提案,除舉辦高峯論壇和設立45條港澳大灣區教育文物徑外,三地亦同意文物資源共用;推出不受地域限制的擴增實景和虛擬實景的科技展覽交流;對接三地資料庫,建立一站式平台,輔助研究和出版外,亦有助信息交流和文創產品研發,達致全民共享的目標;人才培養方面,提升專家技能,加強預防和監測文物建築的復修能力,以及攜手推動青少年活動等各領域的合作,提高協同效應。
Views: 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