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洪聖古廟,沿海濱長廊朝西行,經觀光舢舨梯台、浮動碼頭前行,近看公園小樹綠草,遠眺香港仔水塘,一排排,一列列,如準備接受檢閱的大大小小漁船,花十數分鐘邊行邊拍照,盡去煩憂,怡然自得。
不知不覺來到風之塔公園(Ap Lei Chau Wind Tower Park),外形像傳統漁船的觀景台正進行修整,未有前去,只在同樣是白色帆布幕為頂的廣場內,看了一會如廣場舞的晨運操後,繞到近悅海街的出入口看展板。
展板內容豐富,講述香港的漁業發展,由回顧早期的風帆漁船至1951年的機動漁船出現;闡述傳統的拖網、罟網、刺網及延網的四種捕業方式,包括因應作業方式不同的各類漁船,如以刺網作業為主便有網艇(Gill Netter)、潭角艇(Tam Kok Teng)、孖艇(Ma Num Teng)和鶴佬舢舨(Hoklo Sampan)四類,圖文並茂,清楚易明。
在說明漁具改革方面,除指出前人使用黃麻作網改以尼龍替代,昔日的玻璃和木竹浮泡現已成為塑膠浮泡了外,還有當年主要捕魚區域、紀念先人木偶、船帆穿針和織網竹針、驅魚使用的水舂和打板、染製黃麻網的薯梁、陶網墜和魚鈎等,以及漁民戴草帽,穿唐衫作業情況,讓人對百多年前的香港漁業有更多認識。
昔日文章:
50+香港行之鴨脷洲海濱長廊(2022年8月5日)
Views: 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