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今早上午前去香港仔一帶,實地到訪導賞課程導師梁炳華博士推介的南區行程,先後到訪洪聖古廟和天后古廟,以及首次踏足的水月宮、舊香港仔警署、黃竹坑新圍村10號屋及黃竹坑石刻等多個歷史文物,深受啟發,受益不淺。

下午約4時來到香港保良局博物館,由館方資深導賞員帶領下,分別參觀中座大樓、關帝廳和各展覽廳,認識保良局自1878年創立至今140多年的歷史、文物史料的管理和編篡,以及保良局的特性和香港歷史中扮演的角色,同時觀摩學習導賞員的真實工作情況。

保良局大門為行車牌樓,建於1966年,屬傳統中式「四柱三間三樓」結構。沿馬路上行為中式文藝復興建築庭園風格的景賢亭,不遠處便是始建於1932年,由香港早期華人建築師兼保良局總理姚得中先生設計的中座大樓。

大樓建築風格以新古典主義(Neoclassical)為主,強調簡潔而莊嚴,並揉合了當年盛行的裝飾主義(Art Deco)。大樓圓頂中央和左右兩側牆柱面向刻有源自於古羅馬時代的束棒(fasces),是權力、威信和團結與公共機構的象徵,並以粗琢石工(rusticaton)的技巧在牆身刻劃橫紋以模擬石塊的對稱感。

古羅馬式門廊(portico)是於1950年代初加建,供避雨或避暑用,支柱則採用西式建築風格設計,同時鑲有石刻對聯,融合傳統中式文化外。正門上方置有裝飾主義風格的半圓楣窗(fanlight)是一個半圓形狀的窗戶,設於大門或窗戶之上方,除具採光功能外,楣窗採用太陽幅射的紋狀,搭配幾何形狀的設計更為特別和美觀,而大門左右分置奠基碑石和開幕碑石,為大樓誌慶。

過門而進,高逾5米,助通風,亦能採光的中座大樓走廊處處可見數米高,以花崗岩為板材,免受蟲蛀破壞的中式石刻楹聯和碑記。大樓對聯大多鑲於1932年至1950年間,以紀念董事會的工作,當中不少由晚清最後一屆科舉榜眼朱汝珍太史,或進士岑光樾太史揮毫撰寫,故有「小碑林」之稱,而正門對面的多幅1960-70年代的滿任碑記,碑文則多由「招牌王」之稱的著名書法家區建公撰書。

大樓的地板和牆身採用各種顏色的水磨石,其中以奶油黃、綠色和紅色為主,而關帝廳入口亦有水磨石裝飾,對聯上也有蝙蝠形狀的浮雕,口部像掛軸般咬着對聯的邊緣。此外,置於門框上的氣窗(transom light)離地較高,並加設橫檔,保持通風之餘,亦可避免他人攀爬進出。

預期於2023年12月,中座大樓升格為一級歷史建築,維持由啟用至今,為留局兒童提供住宿設施的慈善機構。現時,保良局上層家舍可容180名局童,是香港少數無須活化,至今仍維持原來用途的歷史建築。

(資料來源:導賞課程導師館長楊秀玲和館方資深導賞員)

Views: 41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