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隱村砂鍋菜吃過晚餐後,打算經解放大橋到對岸的青年廣場逛一圈,然後「打道回酒店」休息。然而由崇聖奄古巷道的石台階下來,濱江畔便已傳來「鼓樂聲」,循聲而往是源自另一幢經活化的安瀾會館古厝。





福州安瀾會館現已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位處榕城福州中軸線的南端,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(1775年),原為浙人在閩經商聚集之處,佔地2400平方米,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。





會館以前後二進的傳統風格建成,大殿為重擔歇山式,後殿則為單檐硬山式,與兩側馬頭牆形成對比效果,而天井沿用「四水歸堂」布屋,寓意「財不外流」。





進館的一刻,天井和後殿早已滿座的「喝茶觀戲」群眾均抬頭上望,觀看大殿二樓的演出。接着「變臉」者,更走進後殿茶客中,近距離演示這項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技藝,贏得陣陣掌聲之餘,也不枉一眾遊客守候多時。
20250418_福州煙台山安瀾會館短片
Views: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