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午有幸隨導賞員學會出席城市大學「城市景昔@擴增實境中的沉浸式城市遺產體驗」活動,由港鐵九龍站離開往城大校園,花了約20分鐘步程,經歌和老街來到首次踏足的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L6樓未來戲院。



講座首先由藝術總監邵志飛(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座教授),介紹全球首個城市環境中,如何全面應用擴增實境(AR)技術,在香港的特定位置體驗「城市景昔」,又或透過互聯網作遙距體驗,以360度全景圖像感受香港的今昔變化。



接着由項目總監艾朗宏闡述,怎樣透過智能手機(下載「城市景昔」手機程式),轉化成穿越時空的視窗,以及製作團隊如何從無數歷史文案和圖片中,費盡心機核對史實才得以拼湊「城市景昔」的全景圖像。



香港歷史照片是「景昔」的重要組成部分,並透過香港著名畫家從藝術角度重新演繹。其中尤以一幅1958年的黑白城市圖片,製作團隊依據照片中央一點兒「單層巴士」模糊影像作為「景昔」佐證,讓人留下深刻印象。此外,「城市景昔」同時加入電影元素,「親臨」電影取景場地,為擴增實境(AR)增添更多趣味。講座結束後,一眾出席者更獲邀到8樓的360度3D展示廳,親身感受「景昔」的震憾力。若日後得到(AR)的協助,不同的導賞工作必然事半功倍。



現有「景昔」地點包括中環荷李活道和皇后像廣場;太平山頂的獅子亭;深水埗的雷生春和大埔道休憩花園;尖沙咀的鐘樓和海濱;油麻地警署和天后廟;鯉魚門觀景台和休憩花園,以及大坑蓮花宮和火龍徑。展望未來,「景昔」將在九龍城設置5個「AR時鐘」,展現當年不同年代的情景和樣貌,期待!



20250426_香港行之城大「城市景昔」短片_01
20250426_香港行之城大「城市景昔」短片_02
20250426_香港行之城大「城市景昔」短片_03
20250426_香港行之城大「城市景昔」短片_04
20250426_香港行之城大「城市景昔」短片_05
Views: 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