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夕陽西沉,晚霞映「江」,憑欄遠眺,維港兩岸,盡收眼底。斜陽外,疊疊群樓如萬點,春水碧波隨風至。此刻天色既暮,銀光粼粼,滿目白雲映水,人不思歸。

東方之珠號遊船提供香港維多利亞港的特色水上觀光服務,今日隨導賞員學會登船考察,在兩位美美甜姐兒的陪同下,先後參觀船上美侖美煥的宴會大廳、貴賓房、私人舺板,以及酒水吧台和中西式廚房等設施,毋疑是增見識,擴視野之行。

是日行程以維多利亞港的水上旅遊體驗為重點,由中環海事博物館旁的8號碼頭乘船出發。在約一小時的航程中,沿維港「水道」,「隔海」細看港島北岸的中環、灣仔、銅鑼灣、天后和北角,然後折返九龍半島南岸的啟德、紅磡、尖沙咀及西九文化區等著名景區。

在中環區,樓高415米,共90層,玻璃幕牆,頂樓為香港金融管理局辦公地點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擎天而立,與對岸位處全球第13,高度達484米,超過100層的環球貿易廣場,如維港守護神般分站南北兩岸,極為吸睛。

香港摩天輪與中環8號碼頭近在咫尺,不論往返碼頭,總能將之收入眼底。雖然乘船之際未能在60米高的摩天輪上觀賞香港享譽全球的天際線,惟摩天輪本身獨一無二的外型,在燈影效果中別有一番情調。

接着來到灣仔區,由金紫荊廣場、香港會議展覽中心,以及灣仔臨時海濱公園構成的景點,可花半天時間來詳述。首先,該地段和剛才提到的中環海濱一帶,為1993年起啟動的《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》歷時25年的完成的大型填海工程。

金紫荊廣場毗鄰會議展覽中心新翼,安放着一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送贈,以香港市花金紫荊為藍本,名為「永遠盛開的紫荊花」的貼金銅雕,以紀念香港於1997年7月1日回歸國家懷抱。銅雕以寓意九州方圓的圓柱方底為基座,高6米,重70噸,以青銅鑄造,表面鋪以金箔,並刻有長城圖案,象徵中國懷抱香港。

香港會議展覽中心(第一期)於1988年11月25日建成,及至1989年11月9日由時任英國皇儲查理斯王子(即英國國王查理斯三世)主持正式開幕儀式,並先後經歷2次擴建,現為香港主要大型會議及展覽場地,每年舉辦多達7項亞洲最大規模及4項世界最大規模展覽,多次奪得亞洲最佳會議展覽中心殊榮。

灣仔海濱長廊、灣仔臨時海濱花園(又稱「HarbourChill海濱休閒站」)可說是一分彼此,相連在一起的海濱步道,是其中一個觀賞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理想地點,設有草地、涼亭、藝術座椅、觀景小丘和動物公園外,還在長廊地上繪上卡通畫作、「童樂園」活動區、介紹海岸線變遷的霓虹燈裝飾、特意為滑板健兒設計,繪有彎曲路線的高低不平斜道。

銅鑼灣是香港著名的購物中心,但並非海上觀光的重點。反之、銅鑼灣避風塘的天后廟船和毗鄰的奇力島,則見證着香港的填海工程。

始建於1883年,將高士威道對出海灣填海並建成的銅鑼灣避風塘,為香港的第一個避風塘。及至1950年再度填海劃為維多利亞公園,並遷至維園道對出。其中上世紀70年代的避風塘炒蟹,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至。至於原停泊於避風塘內,名為三角天后廟船,於2021年已正式上岸,移至天后消防局旁,成為「三角天后平安堂」。此外,避風塘現為「活力避風塘主題區」公園,十分適合遊人悠閒散步。

銅鑼灣避風塘西面的奇力島,又名燈籠洲,曾是維港對出的一個無人小島。於1842年《南京條約》下,英國侵佔香港,曾於島上修築炮台,及至1869年《北京條約》割讓九龍半島後,奇力島才改建為火藥庫。1969年進行灣仔北填海及興建海底隧道入口工程時,奇力島與銅鑼灣海岸相連,現為香港遊艇會及警官俱樂部用地。

在天后北角地區,海濱景點以東區走廊和東岸主題公園為主。其中全長約1.1公里,位於東區走廊下的東岸板道西段,連接東岸公園主題區至北角海濱花園,分為「汐‧日光之階」、「淘‧童夢之園」、「漁‧釣魚平台」,以及「滙‧共融空間」四部分的板道,已於2025年1月開放,待餘下的1.1公里東段建成後,將是連接炮台山至鰂魚涌一帶的海濱步道。

東岸板道以「海濱共享空間」為理念,設有「共享徑」供市民步行、緩跑和騎單車等,亦首次引入開合橋和轉盤橋設計,在需要時可便利船隻進入近岸水域。

東岸公園主題區以「窗戶」為設計概念,提供草地、座椅、遮陽等設施外,還在海濱長廊引入大小不一的窗框,分別融入欄杆、戶外裝置及矮壆的設計,讓遊人從一扇窗向外欣賞維港景色。

東方之珠號來到北角對開海域便開始折返行程,駛往九龍半島南岸,途中眺望啟德郵輪碼頭,以及近日落成啟用的啟德體育園區。

啟德體育園區是香港最大型的綜合體育及娛樂地標,在原啟德機場北停機坪舊址興建,主建築是設有以「東方之珠」為概念,外牆由多塊三角形鋁片組成,可隨自然光線反映出不同顏色變化,可同時容納50,000名觀眾,擁有開合式上蓋的「啟德主場館」。

此外園區還設有10,000個座位的室內運動中心「啟德體藝館」,可讓5,000名觀眾同時欣賞賽事或參與活動,設有多條世界級跑道的「啟德青年運動場」,以及為觀眾或遊客提供購物餐飲服務,佔地超過70萬平方呎,雲集包括世界級保齡球中心200多家店舖的「啟德零售館」。

啟德郵輪碼頭位處前啟德機場跑道的末端,以應對愈來愈多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豪華郵輪訪港需求。樓高3層的客運大樓全長約850米,設有兩個水深達12米的泊位,可同時停泊長達455米及400米的郵輪。

港島北角地區與九龍半島紅磡地區「對望」,紅磡渡輪碼頭和香港體育館清晰可見。再往西行便是香港著名旅遊區尖消咀,星光大道和鐘樓就在眼前,以及可以看到旁邊的西九龍文化園區。

紅磡渡輪碼頭只是一個「公共交通設施」,但周邊用地未來的發展,將讓整個紅磡地區「煥然一新」,因為香港政府計劃將紅磡海濱發展為九龍半島的新地標,除興建遊艇泊位外,還加入觀景台、滑索、空中步道、180米長親水行人板道和浮台等,預計2035年完成。

早於2004年4月27日開幕,於2019年改建,仿傚美國荷里活大道建造的星光大道,可說是訪港遊客必到的景點。現時星光大道擁有逾百個經典巨星掌印外,還有換上底座新裝的金像獎女神和明星銅像,以及眾人焦點的李小龍截拳道「水之哲學」和梅艷芳經典名曲《似水流年》雕像。

尖沙咀鐘樓是於1915年建成,為前九廣鐵路九龍總站的鐘樓。樓高44米,樓頂裝有7米高避雷針的鐘樓,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,具愛德華時代古典復興建築風格。隨着九廣鐵路總站於1972年遷往紅磡,原址只保留鐘樓,總站大樓等均被拆卸。現時鐘樓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。

一雙眼睛「告別」鐘樓後,東方之珠號將回航中環8號碼頭,途中最後的一個觀光景點,就是距海岸不遠,為香港綜合文化藝術區的西九文化區。

落日遊維港,霞彩尚滿天,或未能得見西九文化區戶外綠色空間的遊人身影,但彷彿聽到嘻笑玩樂聲「隨風」而至。至於來自故宮博物院奇珍異寶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,以及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M+博物館也只能隱約可見,惟兩座建築物外牆米黃與黑相對,代表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也反映着新舊文化融合的意念卻未有或忘。

隨波逐浪雖有結束之時,離船之際卻滿載維港美景,足矣!

今昔文章:

20220102_50+香港行之灣仔臨時海濱花園(2022年1月2日)

20220102_50+香港行之銅鑼灣避風塘(2022年1月2日)

20220118_50+香港行之星光大道(2022年1月18日)

20220118_50+香港行之星光花園(2022年1月18日)

50+香港行之港島維港海岸(2022年3月13)

50+香港行之紅磡碼頭(2022年7月12日)

50+香港行之尖沙咀海濱長廊(2022年7月12日)

50+香港行之星光大道(2022年7月12日)

50+香港行之尖沙咀碼頭(2022年7月12日)

50+香港行之尖沙咀夜景(2022年7月3日)

50+香港行之東岸主題公園(2022年7月31日)

50+舊貌新顏之維港夜景(2022年8月13日)

50+香港行之尖沙咀隨拍(2022年9月30日)

50+香港行之M+博物館(2022年9月30日)

50+香港行之M+博物館天台(2022年9月30日)

50+香港行之維多利亞港(2022年12月31日)

20230729_50+西九行之尖東百周年紀念花園

20230729_50+西九行之香港漫畫星光大道

20230920_50+香港行之灣仔臨時海濱公園

20230927_50+香港行之灣仔海濱遊藝坊開幕首日

20231105_50+香港行之尖沙咀隨拍

20240904_50+香港行之灣仔海濱公園

20250427_香港故宮導賞行之維多利亞港

Views: 1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