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開3號「崢榮歲月」展廳,往內進,經過多個籌備中暫停開放的展廳,在盡頭展廳「立着」一個中醫穴位圖的「針炙銅人」。除身體外,銅人背後和頭上的布幕,均是一片如宇宙星河,點點連線的穴位圖,一點也看不懂。





在展館的前言中,開宗明義中醫不單是一門醫學技術,更是中華民族深邃的哲學思想,包括陰陽、天人合一和「金木水火土」五行學說,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



在醫學層面,除講述中醫源遠流長,由遠古至春秋時期的神話傳說伏羲畫八卦制九針、神農嚐百草;戰國至三國中醫學的形成,並提到中醫鼻祖華佗和「杏林」用詞的出處董奉;晉至唐的發展階段;宋金元的探索期、以及元清踏入完善的歷史外,展板亦介紹「治未病,辨證論治」的中醫特點,並展出不同的中醫工具、醫書、藥材,防病養生的食材,以及「閩台醫緣」的資訊等。





Views: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