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雖然香港回歸祖國已有二十多年,惟至近年才有較多新中國成立後的近代史資訊,至於抗日戰爭前後的一段內耗互鬥的艱辛歲月,尤其是一地一市的奮進歷程,往往卻是乏善足陳。今趟福州行先後參觀的於山公園辛亥革命紀念館和福州事變紀念館,才對福州在推翻滿清帝制的革命浪潮中,所肩負的作用有多點認識。

昨日在福州博物館的「崢榮歲月」展廳,認識到「蘇維埃運動」導致的「八閩大地燃星火」;辛亥革命紀念館曾提到十名愛國學生,以「福州十漢團」,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作出的貢獻;以及福州事變紀念館「四位將軍」的決定,埋下了其後聯共抗日的種子。

有益的「種子」不會嫌多,離開「回望與前行」展廳,便來到旁邊,同樣是對內容十分陌生的「中央蘇區」展廳。「前言」開宗名義提到,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布成立,而中央蘇區是其中一片最大的根據地,而福建則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1930年8月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經過三次「反圍剿」的勝利後,才得以形成以瑞金為中心,連接贛西南、閩西和粵東的中央蘇區,並逐漸擴展為一個擁有五個省級蘇維埃政權,101個行政縣,帶領紅軍和根據地進入鼎盛時期的萌芽階段,殊不容易。

今昔文章:

2025419_50+福州行第二天之福博崢榮歲月

2025419_50+福州行第二天之於山公園辛亥革命紀念館

2025419_50+福州行第二天之福州事變紀念館

Views: 13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