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「大營救」聽於求學時期,但知之不詳,直至三年前出席大灣區文物建築高峰論壇,聽取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文化遺產保護科的劉淑瑜科長,以重現「省港秘密大營救」艱險革命歷史為題的講座後,才對「大營救」有多一點的認識。

事實上,中國近代史在香港已消失近百年,及至近年才有紀念活動,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亦漸見舉行祭祀典禮,緬懷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戰下亡魂,以及被折磨至死仍不透露游擊隊隊員身份,壯烈犧性的時任村長李世藩與多名村民。惟資訊的普及,以及受眾者的接受程度,較之一河之隔的深圳已有不如,更遑論其他飽受戰火蹂躪,慘受其害的北京、上海、長沙和武漢等城市。

正值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的日子,撫今追昔,遂相約導師班同學,一同前去深圳白石龍的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,認真地重溫一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,如何將數以百計的文化名人和愛國人士,成功「接進來」再「送出去」的「大營救」歷史。

原為白石龍天主堂的紀念館,是當年大營救陸路路線上的重要接待站,前後共有300多位文化名人在此停留並轉送大後方,亦是游擊隊著名的「白石龍會議」召開的場地。

雖然可以「看圖識字」,但總不及「聽」來得直接。在進館時,對於身穿紅背心的「小小講解員」的有禮邀請聽講,當然「無比歡迎」。事實上,講解員對「大營救」歷史的熟悉,涉及的人物關係,以至講解期間發自內心的家國情懷,均教人肅然起敬。唯一可惜的是,「大營救」不似福州的三坊七巷,讓小小講解員掛起「名牌」,為己增光。

20250803_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_02

20250803_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_03

20250803_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_04

20250803_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_05

20250803_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_06

今昔文章:

50+知識傳承之省港秘密大營救(2022年11月10日)

20230812_50+縱橫遊之陽台山大營救深坑故事展

2025420_50+福州行第三天之三坊七巷小小講解員

Views: 2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