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有別於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的「抗戰」常設展廳,刻下在會議展覽中心舉行,由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主辦的「銘記歷史珍愛和平」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特展,內容不再集中在當時殖治下的英軍及加拿大兵團的「抗戰」事蹟,而是有更多篇幅,詳細地闡述香港和澳門等地區,面對1931年日寇侵佔東北三省,隨即發起一波又一波送糧運藥的「愛國」行動,甚至乎建立東江游擊隊,為國家奮戰的「真抗戰」事蹟。

「血濃於水,烽火旌旗」是展區的主題,內容包括港澳兩地的抗日救亡運動。撇開澳門的抗日運動不談,保衛中國同盟、八路軍在港辦事處紛紛在港設立,而香港中國銀行亦展開金融抗戰等行動。

當然,在「國之將亡,匹夫有責」的惡劣環境下,香港市民沒有如英國首相邱吉爾般,放棄這個「守不住」的小島,其中不少千古流芳的英烈,如彭泰農、馮芝、曾佛新、曾福、劉春祥群體等事蹟,此刻便高懸在展板上,讓世人「感謝」他們的付出和貢獻。相對於「海防」的展品,這批生於香港、長於香港,為香港而死的「在地人」,可說是得到應有的「重視」。

在多項「抗日」行動中,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莫過於「秘密大營救」,於200多日內成功「轉運」800多人到大後方的安全之地,過程中「無人犠性,無人被捕」,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成功的營救行動,在展場中亦有專題介紹。

談到「大營救」,當然還有「劉黑仔」這位東江游擊隊的傳奇人物。「劉黑仔」,原名劉錦進,因皮膚黝黑被稱為「黑仔」,並在日戰時期擔任短槍隊隊長,帶領短槍隊對侵港日軍作戰。

「劉黑仔」專門暗殺漢奸和賣國賊,而最為人所知的是於1942年3月,在九龍一市區餐廳,以雙槍當場擊殺臭名昭著的日寇特務頭子蕭九如,以及於1944年2月,成功避開了1000多名日寇的大搜捕,帶領遭擊落的美國飛虎隊克爾中尉到大後方,其後克爾以「再生父母」形容這位救命恩人。

今昔文章:

20250803_50+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行之小小講解員

20250803_50+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行之一號展廳

20250803_50+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行之二及三號展廳

20250803_50+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行之深圳北圖書館「文化名人大營救」展

Views: 3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