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分享

午飯時間途經前身為康樂大廈,現為怡和大廈,適逢舉行50周年展,隨即勾起了腦海深處的兒時記憶,不自覺地停下腳步,細味當年還是小個子時,孤身一人花數小時,由東九龍居所乘公車,轉客車兩用渡輪,再接港外航線,往返長洲探望外婆的點點滴滴。因為在少不更事的個人認知中,還以為是港島中環是偏遠之地,在沒有網絡地圖下,認路到碼頭必以康樂大廈嶄新獨特的圓窗為帶路指標。

怡和大廈50周年展在二樓平台通道舉行,內容由1832年怡和集團前身的渣甸洋行在廣州成立說起,至1841年購買了位於銅羅灣東角(舊怡東酒店和世貿中心)建辦公室,設貨倉,經歷1864年海旁地段100號(現中環德輔道中和罪打街交界)、1958年第三代怡和大厦的16層高大厦的數次拆卸、重建、搬遷和易名,直至1970年獲得第8225號地段的新填海土地,宣告興建香港首幢摩天大厦,並於1973年康樂大厦落成啟用。

康樂大廈見證香港過去50年經濟轉型的急速發展,以及增地建屋的大型中環填海計劃,讓香港的建築物,由二十世紀初的5至6層高,一舉躍升至52層高的巨廈,隨即成為當年的香港地標和貿易樞紐。其中178.5米的高度,以及擁有948,720平方呎的建築面積,令康樂大廈成為當時香港和亞洲最高的建築,亦是全球最高的混凝土辦公大樓。

當然,正如文章開首所述,康樂大厦每個直徑達6呎的圓窗,仿如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「月洞門」最讓人難忘。由九龍海岸觀之,對稱完美,十分迷人。在展出的圖紙中,可看到專業人員是全人手繪製,每筆每劃都高精準確,絲毫不差。

半世紀後的今天,康樂大廈以怡和大廈示人,在中環這個香港金融中心重要地段上,繼續光芒四射。然而,作為50+的香港市民,務必在周年展說好頌德的情況下,揭示內容背後的故事,讓新世代有所知曉,有所警剔,甚至防範。

怡和於1958年將康樂大廈更名為怡和大厦,寓意歡愉與和昔。殊不知,怡台前身的渣甸行,卻是近代中國百年苦難的其中一個「搞事人」,亦是1984年3月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期間,宣布撤資和遷冊的英資公司之一,毫不顧念過去數十年在香港獲取的利益。

回顧歷史,渣甸行於1832年在廣州創立,除向中國購入茶葉外銷歐洲外,還大量經東印度公司輸出鴉片牟利,荼毒國人。及至清庭下令林則除銷煙,一眾鴉片商人,包括渣甸行不甘損失,明的暗的慫恿英國攻打中國,最後簽下不平等《南京條約》,割讓香港,至此作為廣州十三行之一的渣甸行隨即在香港據地營商,「生意興隆」。

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,怡和已成為香港其中一家最大的地產商,名下除康樂大廈外,還持有太子大廈、文華酒店、世貿中心,以及是置地、九倉、牛奶公司、港燈和香港電話等公司的大股東,在政經界舉足輕重。

1984年3月,怡和作出了遷冊百慕達的決定,先後出售多間公司股權,獲利67.15億元,並由1995年1月起,陸續撤銷多間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註冊,轉往新加坡和英國的股票市場。

踏入50周年回看怡和遷冊後的發展,可以講話並非展覽中所言的璀燦奪目,而是有一種「獨對琵琶空自唱」的感覺。據報道,怡和集團於2018年在大中華區的利潤佔比大幅減至56%,較另一選擇留港的四大英資洋行太古業績而言,實在是落後得多。更何況,在面對國家近年的經濟騰飛,可以想像得到「怡和」的窘態。

Views: 21

50PLUS

作者: 50PLUS

發佈回覆

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。 必要欄位標記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