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年來與戲院「絶緣」,殊不知踏入11月卻來了兩次,一是國慶巨片《長津湖》,另一齣電影便是《梅艷芳》了。兩者背景各有不同,但同具影響人心的意義。
梅艷芳,對於出生於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的香港人來說,相信不認識者屈指可數。梅姐於2003年因病離世,當時雖不至痛哭流涕,但星光殞落,同感哀傷。
尤記得《長津湖》播放期間,身旁的觀眾不時就內容發聲,影響觀賞之餘,也體會到未嘗戰爭苦楚的新生代香港市民難有「切身感受」。然而梅姐縱然不是伴隨二十後的年青一代成長,但其歌其事一直在社會廣泛流傳,至今不滅。
劇中有不少「避重就輕」,梅媽、契爺、戀情等影響梅姐一生的主線旁支落墨不多,然而單單是姐妹情、「劉培基」亦父亦徒、「張國榮」友情,以及最重要的梅姐努力不懈,為歌曲奉獻一生的點點滴滴,竟是連場催淚的場景。
進場前不少影評提到幕後工作人員不惜心血、工本重構上世紀七、八十年代的場景,「華星」工作間、「妙麗」百貨公司等,毋疑讓觀眾時光倒流,看得更為投入。
個人認為,梅艷芳之成為梅姐,全在於「發乎心」的演譯。低沉滄桑但又不屈於命運,不滿於既有、不隨波逐流的歌聲,將上世紀香港人的「獅子山精神」表露無遺。
Views: 4